10kV配电线路设备知识
1.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主要组成
1.1 杆塔
架空配电线路的主要组成部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电杆、铁塔和钢管杆三种。钢筋混凝土电杆又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按类型分为耐张杆塔、直线杆塔、转角杆塔、终端杆塔、特殊杆塔、高压同杆架设杆塔、高低压同杆架设线路。
1.1.1 直线杆塔
直线杆塔又称中间杆或过线杆塔。用在线路的直线部分,主要承受导线重量和侧面风力,故杆顶结构较简单,一般不装拉线。
1.1.2 耐张杆塔
为限制倒杆或断线的事故范围,需把线路的直线部分划分为若干耐张段,在耐张段的两侧安装耐张杆塔。耐张杆除承受导线重量和侧面风力外,还要承受邻档导线拉力差所引起的沿线路方面的拉力。
1.1.3 转角杆塔
用在线路改变方向的地方。转角杆的结构随线路转角不同而不同:转角在15度以内时,可仍用原横担承担转角合力;转角在15度~30度时,可用两根横担,在转角合力的反方向装一根拉线;转角在30度~45度时,除用双横担外,两侧导线应用跳线连接,在导线拉力反方向各装一根拉线;转角在45度~90度时,用两对横担构成双层,两侧导线用跳线连接,同时在导线拉力反方向各装一根拉线。
1.1.4 分支杆塔
设在分支线路连接处,在分支杆上应装拉线,用来平衡分支线拉力。分支杆塔结构可分为丁字分支和十字分支两种:丁字分支是在横担下方增设一层双横担,以耐张方式引出分支线;十字分支是在原横担下方设两根互成90度的横担,然后引出分支线。
1.1.5 终端杆塔
设在线路的起点和终点处,承受导线的单方向拉力,为平衡此拉力,需在导线的反方向装拉线。
1.2 导线
1.3 绝缘子
在架空配电线路的组成元件中,绝缘子用来支持或悬挂导线,并使之与杆塔绝缘,它由绝缘材料制成,需要有足够的电气和机械强度,同时对化学侵蚀有足够的抵抗能力,还要适应周围大气温度、湿度的变化,架空配电线路的绝缘子主要有针式、悬式和瓷横担绝缘子三种。直线杆一般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耐张杆、转角转宜采用蝶式或线轴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用于高压配电线路。
1.4 横担、金具
架空配电线路常用的横担有角铁横担、瓷横担和木横担三种;金具主要分为:耐张金具(耐张线夹、弦垂线夹)、连接金具( U型挂环、球头挂环、碗头连板、大连板、小连板、U型螺栓、延长环等)、接续金具(并沟线夹、铝、铁接续管、修补管等)、拉线金具(抱箍、楔型线夹、UT线夹、延长环等)几种。
1.5 拉线
拉线是用来平衡导线拉力和风力而设置的,以加强电杆稳定性防止倒杆。
1.5.1 普通拉线
1.5.2 人字拉线
人字拉线多用于中间直线杆耐张段超过 10基直线杆或处于风口的电杆应装设防风拉线,用来增强电杆防风倾倒能力。
1.5.3 水平拉线
1.5.4 弓形拉线
弓形拉线又称自身拉线,用在受地形或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普通拉线处。
1.6 配电柱上常用设备
2.架空配电线路专业术语
档距
相邻两基杆塔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称为档距,一般用 L 表示。
弧垂
对于水平架设的线路来说,导线相邻两个悬挂点之间的水平连线与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或弛度。用 f 表示。
档距
导线对地面或对被跨越设施的最小距离。一般指导线最低点到地面的最小允许距离,常用 h 表示。
水平档距
相邻两档距之和的一半,称为水平档距。
垂直档距
相邻两档距间导线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垂直档距。
杆塔高度
杆塔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高度。用 H1 表示。
杆塔呼称高度
悬挂点高度
导线悬挂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导线悬挂点高度,用 H3 表示。
线间距离
两相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线间距离,用 D 表示。
跟开
两电杆根部或塔脚之间(中至中)的水平距离,称为根开。用 A 表示。
接地极
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极。
杆塔埋深
电杆(塔基)埋入土壤中的深度称为杆塔埋深。用 h0 表示
接地电阻
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跳线
连接承力杆塔(耐张、转角和终端杆塔)两侧导线的引线,称为跳线,也称引流线或弓子线。
导线的初伸长
当导线初次受到外加拉力而引起的永久性变形(延着导线轴线伸长),称为导线初伸长。
3.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前规划
2.架空线路的档距需根据配电线路电压等级、导线的对地距离及地形等情况确定。档距越大,电杆数越少,但为保证导线对地的安全距离,电杆就得加高。
a.高压配电线路档距一般为:在集镇和村庄为40~50m,在田间、坡地、山岭为60~100m;低压配电线路使用铝铰线时,在集镇和村庄档距一般为40~50m,在田间为50~70m;低压配电线路使用绝缘导线时的档距一般为30~40m,最大不超过50m。
b.配电线路供电半径:根据当地情况确定,一般规定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不得大于15km,低压主干线供电半径不得大于500m。
c. 杆位确定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 档距尽量一致,只有在地形条件限制时才可适当前后挪移杆位;
② 在任何情况下导线的任一点对地应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③ 遇到跨越时,若线路从被跨越物上方通过,电杆应尽量靠近被跨越物(但应在倒杆范围以外),若线路从被跨越物下方通过,交叉点应尽量放在档距之间;跨越铁路、公路、通航河流等时,跨越杆应是耐张杆或打拉线的加强直线杆。
4.架空配电线路施工
4.1 杆塔基础
4.1.1 基础坑定位
(1)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50mm。
(2)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超过50mm。
4.1.2 基础坑开挖要求
(1)当设计施工基面为零时,杆塔基础坑深以设计中心桩处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准。拉线基础坑深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2)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持平。
(3)双杆基坑,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一致。
4.1.3 底盘安装
要求其圆槽面与电杆轴线垂直, 找正后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若设计无要求使用底盘时,需在坑底浇制不少于10mm厚的垫层,防止立杆后电杆下沉 。
4.1.4 卡盘安装
求安装前先将其下部回填土夯实,卡盘上平面距地面不小于500mm,卡盘与电杆连接紧密。
4.1.5 坑回填土要求
4.2 杆塔组立
4.2.1 钢管杆、铁塔组装
(1)铁塔螺栓连接构件时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② .对平面结构:a.顺线路方面,由送电侧穿入; b.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 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下同);c.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2)管材、铁塔构件及工器具等要水平面定置摆放,地面组装用的螺栓、垫片等应按规格、材质分别堆放好。
(3)螺杆必须加垫时,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圈。
(4)组装完成后,螺栓与构件平面、构件之间不应有空隙。
(5)组装后的构件,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查,注意杆、塔构件是否有遗漏、螺栓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4.2.2 钢管杆、铁塔吊装
(1) 核对起重机起吊性能是否满足起吊钢管杆、铁塔的重量及高度,严禁超载起吊。
(2) 在电力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必须接地良好。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
(3) 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吊。
4.3 混凝土杆组立
4.3.1 抱杆立杆
抱杆立杆分独脚抱杆立杆或固定单抱杆立杆和人字抱杆立杆。
(1)抱杆高度一般取电杆重心高度加2~3m或根据吊点跨度和上下长度、滑车组两滑轮碰头跨度适当增加裕度来考虑。
(2)抱杆受力拉线距杆坑中心距离可取电杆高度的1.2~1.5倍。
(3)人字抱杆立杆,抱杆的根开应根据电杆质量与抱杆高度来确定,一般实践经验在2~3m范围内;单杆抱杆立杆抱杆杆桩应设在杆坑边结实土地上,并用角桩固定。
(4)当土质较差时,抱杆脚需绑扎横道木、底部加铺垫木,以防止抱杆在起吊受力过程中下沉或滑位。
(5)抱杆立杆过程中要求缓慢均匀牵引,电杆起吊过程中不能碰压抱杆。
(6)电杆距地0.5m左右时,应暂停起吊,全面检查受力拉线情况及地锚是否牢固.
(7)电杆竖立起坑时,特别应注意抱杆拉线受力情况,并须缓慢放松牵引绳,切忌突然松放而冲击抱杆。
(8)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4.3.2 杈杆法立杆
杈杆法立杆由3组不同高度的杈杆组成,限于12m以下的电杆组立。
4.3.3 起重机立杆
(1)吊装电杆绑点高度比杆重心高1~2m处(或选取重心以上,钢丝绳不易滑动的位置)。
(2)在起吊过程中不得出现电杆与吊臂相碰。
(3)电杆起吊至离地0.5~1m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吊车支承点的受力情况和电杆的弯曲度及焊接口情况。
(4) 起吊过程中应在正面、侧面设指挥各1人,正面指挥为全面负责,如发现有异必须立即命令停止起吊。
(5) 对于18m以上的电杆单点起吊时,由于有时起吊点所受的弯矩较大,需采取加强措施来增强吊点处的扩弯强度。
(6)用作吊装电杆的钢丝绳头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承受电杆的重量,并用相应连接金具(U型环、卸扣等)。
4.3.4 混凝土杆组立要求
(1)组立前检查: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的宽度不应超过 0.1mm。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 1/1000。
(2)电杆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负荷条件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杆长的1/6。计算公式:h=H/10+0.7。电杆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终端杆为2.0。
(3)电杆位移和预偏
a.直线杆、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
b.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 1/2。
c.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
d.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e.终端杆立好后,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
f.π型 杆和门型 杆双杆高差小于 20mm。
g.倾斜度规定:电杆不应大于 15/1000;铁塔(50m 以下)不应大于10/1000 。
4.4 拉线
4.4.1 拉线基础坑
(1)拉线基础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拉盘埋深不小于 1.8m,当坑深超深后对拉线基础的安装位置有影响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夯实处理。
(2) 拉线坑顺拉线方向应有斜坡。
(3)拉线基坑回填土时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封土高于地面 150mm。回填后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层, 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300-500mm. 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4) 承力拉线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须对正;分角拉线与线路分角线方向须对正;防风拉线与线路方向须垂直。
(5)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6m。
(6)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应小于45度,特殊情况下应不小于30度。
4.4.2 拉线金具安装
(1) 拉线捧采用 ф16 镀锌圆钢,埋深不少于 1.8m。拉线棒与拉线盘垂直,连接处采用双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为500~700mm。
(2)UT 线夹安装位置正确,主副线槽无空位,丝杆有调整余地。UT型线夹螺杆露扣,并有不小于1/2 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 线夹双螺母并紧。拉线回尾长度要求为 300mm~500mm ,绑扎长度80mm-100mm。
(3)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时,线夹舌板与拉线紧密,凸肚在尾线侧,无滑动现象。线夹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mm~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扎牢。扎线采用直径不大于3.2mm的镀锌铁线绑扎固定,
(4)当拉线穿越高低压导线时应加装绝缘子,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小于2.5m。
4.4.3 拉线安装
(1)一般拉线应采用专用的拉线抱箍,不得用其它抱箍代替。
(2)拉线抱箍一般装设在相应的横担中心线下方100mm处。
(3)拉线的收紧要用紧线器进行。
(4) 拉线收紧后,UT型线夹螺栓需留2/3螺杆丝扣作为日后调整拉线用。
(5) 采用水平拉线时,高桩拉线杆埋深不应小于1.5m,用的混凝土杆稍径不小于190mm,高桩拉线应向线行垂直方面的反方面有适量倾斜。
(6)弓形拉线一般在杆身离地面2.5m以下安装拉线抱箍或在电杆受力的反方面安装拉盘作为受力点。
4.5 架线工程
4.5.1 10kV线路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
(1)以螺栓连接的铁构件安装,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a.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电源侧穿入;b.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负荷侧);c.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2)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出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
(3)金具上所用的闭口销的直径必须与孔径配合,且弹力适度.严禁用线材或其它材料代替闭口销、开口销。悬式绝缘子上的销子一律向下穿。
(4)单横担装于负荷侧;分支杆、90°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5)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符合下列规定:a.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大于20mm。b.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c.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
(6)单层横担安装距离杆梢不大于800mm,双层横担安装距离杆梢不大于600mm,横担之间距离不大于600mm。
(7)大跨越(100m 以上)档距应安装防震锤 。
(8)绝缘子安装前逐个将表面清擦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对绝缘子用不低于5000V的兆欧表逐个进行绝缘测定。在干燥情况下,绝缘电阻小于500MΩ者,不得安装。
4.5.2 导线架设
(1)绝缘导线外观检查:不得有气泡、鼓肚、砂眼、露芯、绝缘断裂及绝缘体霉变现象 。裸导线外观检查(LGJ-):应无磨损、断股、扭曲打Q、金钩、断头等现象 。
(2)导线展放及牵引 宜采用放线滑车 ,轮槽尺寸及所用的材料与导线相适应,滑车轮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电线直径之比不宜小于15倍。
(3)放线及牵引 10kV 线路耐张段长度不宜大于 1km 。
(4)导线排列:三角和水平排列,面向负荷侧,从左到右为 ABC 排列;垂直排列,从上到下为BAC 排列(或ABC ) 。
(5)三相弧垂平衡,弧垂误差不超过设计±5% 。
(6)紧线后杆端位置转角偏移小于杆头 。
4.5.3 导线驳接
导线驳接规定:
a.不同材质、不同规格型号、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同一耐张段驳接。
b.导线在跨越道路、一、二级通信线时,应双固定,在档内不得有接头。
c.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不应超过一个接头,接头离固定点>0.5m。
4.5. 4 紧线
(1)紧线根据导线材料、型号选择合适的紧线器和卡线器(铝、铁夹头)。
(2)紧线顺序:a.单回路三角型布线应先紧中相,后紧两边,两边相紧线时,第一相导线不能过紧,以免横担拉斜,待第二相紧好后再逐相调节,这样在两边相紧后使导线水平弧垂容易一致。b.单回路一列式布线应先紧顶相,后紧中、下相。
(3)双回路一列式布线应两回路交替紧线。
(4)导线牵引紧线时,应严密监视各杆是否有倾斜现象,如发现倾斜应及时调整。
(5)弧垂观测 :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6)弧垂的误差规定: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大于50mm。
4.4.5 安全距离
(1)架空导线对地面垂直距离:
a.线路跨越公路,对地距离不应小于 7m,
b.人口密集地区:垂直距离为 6.5m(最大弧垂)。人口稀少地区: 垂直距离为 5.5m(最大弧垂)。交通困难地区:垂直距离为 4.5m(最大弧垂)。
c.导线对建筑物:垂直距离为 3m(最大弧垂);绝缘导线:2.5m。 水平距离为 1.5m(最大风偏);绝缘导线:0.75m。
d.导线对树木:垂直距离为 3m(最大弧垂)。
(2)导线与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垂直交叉最小距离:
10kV—10kV:2m(最大弧垂)。
10kV—110kV:3m(最大弧垂)。
10kV—220kV:4m(最大弧垂)。
10kV—500kV:6m(最大弧垂)。
10kV—1kV 以下弱电线路:2m(最大弧垂)。
5.接地工程
1.线路接地范围:10kV线路钢管杆、铁塔均设接地装置,居民区、交叉跨越及变电站出线段的钢筋混凝土杆以及装在线路杆塔上的电力设备均应接地。
2.接地电阻规定:杆塔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杆塔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和、避雷器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3.接地装置的敷设:a.水平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小于0.6m。b.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小于5m 。c.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
4.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符合下列规定:a.扁钢的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四面施焊。b.圆钢的搭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d.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5. 接地装置与钢管杆、铁塔接地孔或砼杆横担用螺栓连接,便于解开测量接地电阻。
6.接地极一般采用L50×5×2500热镀锌角钢,水平接地体一般采用Φ16热镀锌圆钢或-40×5 镀 锌扁钢。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