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跌落式熔断器是配电网中关键的短路及过载保护装置,兼具隔离可见断口功能。其结构设计融合了机械力学与电弧控制技术,主要由以下四大系统组成:

一、绝缘支撑系统
瓷绝缘子/合成绝缘子:
作为核心支撑部件,承担机械固定与电气隔离双重作用。
需满足抗污闪设计,爬电比距≥25mm/kV(Ⅲ级污秽区),机械强度需承受200N·m扭矩以防转轴卡滞。
底部通过角钢支架(如50×50×5mm规格)与横担固定,确保整体稳固抗风(35m/s风速下不倾覆)。
二、导电接触系统
- 上静触头组件:
采用“鸭嘴”结构,由磷铜片或弹簧压片构成,合闸时施加50–70N压力锁紧熔管动触头,接触电阻需<50μΩ。
内置灭弧罩(负荷型),分闸时通过狭缝拉长电弧并产生灭弧气体。
- 下动触头组件:
与熔管刚性连接,含弹簧支架及压板机构。熔丝熔断后,支架释放熔管并触发其跌落。
铜铝连接处需采用过渡线夹,避免电化学腐蚀。
三、熔管组件(核心动作单元)
- 熔管结构:
外层管:环氧玻璃钢或酚醛纸管,抗紫外线及机械冲击。
内消弧管:红钢纸或桑皮质材料,电弧作用下分解高压气体纵向喷吹灭弧(灭弧时间≤20ms)。
- 熔体与触发机构:
熔丝采用锌/银合金,额定电流按变压器容量配置(例:100kVA配变取高压侧电流2–3倍)。
双排气设计:熔管顶端设低熔点熔片,大电流时熔片融化形成双端排气,小电流时单端排气。
四、操作与安全机构
- 机械闭锁装置:
导向钩与操作环构成联动机构,分闸时熔管以60°–75°角度跌落,断口距离≥150mm,形成可见隔离。
新型专利设计增加V型卡槽与压板限位,防止熔管落地碎裂(如CN120072593A专利)。
- 安装参数控制:
熔管轴线与铅垂线夹角15°–30°,确保自重可靠跌落。
相间距离>500mm,离地垂直高度≥4.7m,配电变压器上方水平距离>0.5m。
四、总结
恩彼迈10kV跌落式熔断器通过绝缘系统、导电触头、熔管灭弧单元及机械闭锁机构的精密配合,实现“故障熔断–自动跌落–可见隔离”三位一体功能。其可靠性取决于材质工艺(如熔管防潮处理)与参数校准(如触头压紧力、倾角),运维中需严格遵循GB 15166.3与DL/T 593标准,定期检测接触电阻及机械灵活性,杜绝熔体非标替代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