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电力系统防雷的都知道,避雷器是扛雷电过电压冲击的核心设备。其中,带串联间隙与无间隙是两种主要技术路线。它们看着差不多,却在原理、应用以及性能上有本质区别。选哪一种,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并且经济运行。
一、核心原理的根本不同
无间隙避雷器(现在普遍指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
这种避雷器是现代电力系统的主力军。它的核心是氧化锌电阻片,这种电阻片有很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
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它直接并联在带电导线和大地之间。正常运行时,电阻片是高电阻状态,流过的泄漏电流只有微安级,跟“绝缘”差不多;等雷电过电压袭来,只要电压超过一定值(也就是参考电压),电阻片会瞬间变成低电阻,把巨大的雷电流泄出去。过电压一消失,它又会自动恢复高阻状态。
它的特点很明显:时刻盯着电压变化,就像个从不松懈的“全能卫士”。
带串联间隙避雷器
这是传统但至今还常用的类型,尤其在配电网里用得多。它由空气间隙以及电阻片(或者碳化硅阀片)串联组成。
工作原理上,空气间隙能把电阻片和正常运行电压隔开。系统正常运行时,电压全由间隙承担,电阻片不承受运行电压,也没有电流通过;只有当雷电过电压达到间隙的击穿电压,间隙才会先击穿放电,之后雷电流再通过电阻片泄到地里。
它的特点是: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只有雷击的时候才“醒过来”,就像待命出击的“特种兵”。
二、四大核心区别:一张图看懂优劣
名称 | 带串联间隙避雷器 | 无间隙避雷器 (MOA) |
工作原理 | 间隙隔离,故障时击穿 | 始终并联,非线性动作 |
运行状态 | 平时不承受运行电压 | 始终承受系统运行电压 |
主要优点 | 无老化:寿命长 | 响应迅速:保护性能优 无需击穿:动作无延时 |
主要缺点 | 响应有微小延时 | 长期承受电压会缓慢老化 |
典型应用 | 10kV、35kV配电线路、绝缘薄弱点、雷电多发区 | 变电站、发电厂、电气设备附近、所有电压等级 |

三、如何选择?场景决定一切
这两种避雷器没有绝对的优劣,选哪一种,取决于它在电网中的位置以及保护对象的重要性。
选带串联间隙避雷器,当满足这些情况:
其一,看重经济性并且想要长寿命。就数量庞大的10kV配电线路来说,成本低并且可靠性高是首要考虑的;
其二,环境条件差。就多污秽、多盐雾的地区来说,它的间隙设计更能抵抗污秽导致的绝缘子闪络;
其三,系统有较严重的暂态过电压风险。间隙能挡住这些非雷电过电压,避免电阻片受冲击。
选无间隙避雷器(MOA),当满足这些情况:
其一,保护要求特别高。在变电站、发电厂这些关键节点,得靠最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最好的保护水平(残压更低),来守护昂贵的变压器、开关这些设备;
其二,需要做状态监测。咱们运维人员能通过它配套的在线监测器,实时看泄漏电流,判断它有没有受潮或者老化,实现预测性维护;
其三,空间不够用的时候。MOA结构紧凑,适合装在空间狭小的变电站里。
四、结语
恩彼迈带间隙与无间隙避雷器怎么选,其实是电力设计里,在可靠性、经济性并且高性能之间做权衡的常见情况。
无间隙避雷器(MOA)是性能出色的“主力部队”,守着电网的核心枢纽;带间隙避雷器是经济可靠的“地方武装”,广泛装在配电网的各个线路上。
理解它们的区别,才能给每一处电力设施配上最合适的“防雷铠甲”。实际选型时,咱们必须照着国家及行业标准(就DL/T 804来说)来,再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