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丝出现不正常熔断,往往是配电系统存在隐患的直观表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忽视。跌落式熔断器是 10kV 配电线路分支线及配电变压器最常用的短路保护开关,它有着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并且适应户外环境能力强的特点,所以被广泛使用。不过在实际运行中,熔丝故障经常发生,这不仅会造成供电中断,影响供电可靠性,还可能损坏设备,甚至扩大停电范围。下面我们就深入分析熔丝故障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熔丝熔断导致掉管,从理论上来说是它保护功能的体现,但不正常熔断往往有特定的时间及气候规律,大多集中在每年 7 月、8 月气温高并且用电负荷大的时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里配电变压器负载上升速度快,如果熔丝容量与配变容量配置不当,像选型过大或者过小,又或者熔丝本身质量差、熔断特性不好,就没办法在过负荷时及时且有效地分断故障。
熔丝因为轧伤断裂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季节规律,它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安装工艺与产品制造缺陷上。在拧紧固定螺栓的时候,熔丝末端可能会跟着螺栓转动,进而出现绕转断股的情况。另外,如果熔丝管两端金属铸件转角处有凹凸锋利的刃口,熔丝在固定受紧之后,长期受到机械震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容易被割伤而断股。
熔丝在运行过程中会长期处于受力状态,安装时要是调整得过紧或者过松,都容易留下隐患。过紧的熔丝可能在运行中受到机械震动及长期拉力的作用,被拉出或者拉长后松脱;过松的话则可能导致触头发热。除此之外,对于运行时间久的配变,尤其是长期负荷较小的配变,熔丝管内部容易进水受潮,最终导致熔丝霉断。

产品工艺粗糙、制造质量差是引发故障的深层次原因。常见的问题有触头弹簧弹性不足,这会导致接触不良并且产生火花过热;熔管转动轴制造粗糙、转动不灵活,使得熔管角度达不到规程要求;熔管尺寸与固定接触部分尺寸匹配不当,比如过长或者过短,会影响正常分合闸。拿老式双面夹型跌落式熔断器来说,像 RW11 型,它因为自身结构缺陷,比如熔管上部存在储水坑,在内部受潮时更容易引起放电并烧损。
外部环境条件也会加重熔丝故障。高温天气容易引发连接点发热或者过负荷;暴雨天气可能让熔管内部受潮,影响绝缘及灭弧性能;台风这类大风天气则可能导致熔管掉落或者螺栓松动发热。
防治熔丝故障,选购合格产品是基础。我们应优先选择信誉好、质量佳的产品,同时要注意熔管顶部的防水功能及灭弧性能。科学配置熔丝是关键,对于变压器一次侧熔丝的选配,我们要遵循相关规则:变压器容量在 100kVA 以下,可按 2~3 倍额定电流选用;容量在 100kVA 及以上,可按 1.5~2 倍额定电流选用。
提升安装与运维水平是保障。安装时,我们要确保熔丝受力适度,避免过紧或者过松,而且熔管要有向下 25°±2° 的倾角。操作时要按照规定顺序进行:拉闸时先操作中相,再操作背风相,最后操作迎风相;合闸时顺序则相反。我们还要加强巡视工作,定期进行红外测温,及时发现并且处理发热点。对于运行时间超过 5 年的跌落式熔断器,我们可以考虑分批更换。
另外,我们要加强对生产厂家的质量要求,就熔丝管两端的铸件处理来说,恩彼迈进行了 “倒角” 处理,以此消除锋利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