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生产跌落式熔断器、氧化锌避雷器、高压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及相应配件的生产厂家        联系电话:18368780285      

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熔断电流:特性、选择与机理

在配电线路与配电变压器中,跌落式熔断器是至关重要的过载保护电器,同时也能防范短路故障。它的核心功能全靠熔丝(也就是熔体)实现,熔丝的熔断电流特性如何,直接决定了整个保护性能的优劣。而且熔断电流不是固定值,它和时间联系紧密,是一套复杂的特性系统。

我们首先要理解一个核心概念——“安-秒特性”(也叫I-t特性)。熔丝熔断时就遵循这个特性,具体来说就是熔断时间与通过熔体的电流大小成反时限关系:电流越大,熔断用的时间越短;电流越小,熔断用的时间越长。这个特性是实现选择性保护的基础,有了它,故障发生时,最靠近故障点的熔断器才能最先动作,把停电范围控制到最小。

和熔断电流相关的关键参数有几个。额定电流(Iₙ)指的是熔丝能长期通过,还不会出现老化或者误熔断的最大有效电流。最小熔化电流(Iₘ)是在规定条件下(通常不少于1小时)能让熔体熔化的最小电流,这个值一般是额定电流的1.2至1.5倍,在这个电流下,熔丝可能会发热严重,但不会迅速熔断。约定不熔断电流通常是1.25倍额定电流,意思是熔丝在约定时间内(一般是1小时)不该熔断的电流。约定熔断电流常见的是1.6倍额定电流或者2.1倍额定电流,要求熔丝在约定时间内(通常1小时或者不超过2分钟)必须熔断。这些约定值都有国家标准(拿GB/T 15166来说)严格规定,目的是保证产品性能一致并且可靠。

熔断电流不只是由电流绝对值决定,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一和熔丝材质以及冶金效应(M效应)有关。高纯度铜、银这类材料,电阻率低并且熔点高(像铜的熔点就有1083℃)。为了让它们在过电流较小时能及时熔断,现在普遍会用冶金效应技术,具体做法是在熔丝的特定部位点焊上锡或者锡合金做的“熔剂球”。当有过电流通过让熔丝发热,温度达到锡的熔点(232℃)时,熔剂球会先熔化,然后快速侵蚀并且熔解下面的铜或银基体,形成电阻率高、熔点低的锡铜或者锡银共晶合金。这个局部点的电阻会急剧增大,熔点也突然下降,于是就率先熔断,形成电弧间隙。这样一来,熔点高的金属熔丝也能实现精确的反时限保护特性。

12kV100A负荷型跌落式熔断器-陶瓷支柱带灭弧罩装置-恩彼迈

其二是熔体的几何结构,熔丝的长度、截面积,还有截面积的变化(像变截面设计),都会决定它的电阻值和散热条件,进而直接影响发热和熔化过程。经过精细设计的变截面结构,能在不同过流倍数下产生多个“热点”,让安-秒特性曲线更优化。

其三是散热条件与环境,熔丝熔断的过程是发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熔断管(灭弧管)的内部结构、周围空气的温度、安装方式,乃至海拔高度,都会影响散热效率,也就会对实际熔断时间产生轻微影响。

再看标准、测试与选型方面,熔断器的安-秒特性曲线是制造商通过型式试验确定的,还得符合国家标准。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时间-电流特性曲线(TCC曲线)来核对,确保它和上级、下级保护设备(拿断路器来说)以及被保护设备(拿变压器来说)的耐受特性相匹配。

熔丝额定电流的选择特别关键。要是保护配电变压器,通常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1.5~2.0倍来选。选的倍数太小,可能承受不了变压器正常的合闸励磁涌流(一般是额定电流的8~12倍,持续时间大约0.1秒),导致误熔断;要是倍数太大,就起不到有效的过载保护作用。要是保护线路,就得考虑线路的载流量以及允许的过负荷范围。

恩彼迈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的熔断电流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系统特性,它巧妙利用了材料的电热特性与冶金化学反应,实现了对配电系统的反时限过流保护。我们正确理解并且应用它的安-秒特性,是发挥其保护功能的关键。在选择和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额定电流匹配”并且“特性曲线校验”的原则,确保它既能躲过各种暂态冲击电流,又能在线路或者设备发生真正故障时,可靠并且有选择性地快速动作,成为电网里一道经济又可靠的安全屏障。

24kV200A负荷型跌落式熔断器-硅橡胶支柱带灭弧罩装置-恩彼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