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核心元件是 ZnO 阀片。这种阀片的非线性系数 α 小于 0.05,并且响应时间不超过 25ns。
简单讲,电压低的时候,这种阀片的电阻很大;电压突然升高的时候,它的电阻就会急剧下降。按照国家标准 GB11032 的要求,MOA 的持续运行电压(Uc)必须不低于系统最高相电压的 1.25 倍。
安装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在 220kV 线路的耐张塔以及换位塔上加装这种避雷器,并且它的泄流能力得达到 40kA(8/20μs 波形)。
耦合地线技术
在山区这类高电阻率区域,我们会额外加设辅助地线,这么做是为了把杆塔冲击接地电阻降到 10Ω 以下。从云南电网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这种技术能让雷击跳闸率降低 63%。

防雷设计关键参数
关于雷电日校正,依据 DL/T620 标准,当 Td(雷电日)超过 40 时,我们得提高相关区域的绝缘配置。绝缘配合这块,海拔每升高 100 米,空气间隙距离就要增加 1.1%。进行接地改造时,我们可以用爆破接地技术,也可以用降阻剂。就爆破接地技术来说,它能在地下制造裂隙,再填充低阻材料,这样就能让土壤电阻率超过 2000Ω・m 区域的接地电阻达到标准。
智能防雷发展趋势
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里,我们会在恩彼迈避雷器中植入 RFID 传感器,植入后就能实时采集泄漏电流以及动作次数,这些数据会通过 4G 模块上传到 SCADA 系统。从广东电网的试点项目情况来看,这种技术能把故障定位时间缩短到 15 分钟以内。
实施差异化防雷策略时,我们得先基于雷电定位系统(LLS)的数据画出雷区分布图。对于 A 级雷害区 —— 也就是每年每百公里雷击次数超过 2.6 次的区域,我们会采用 “避雷器 + 负角保护” 的组合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