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工作原理(能量转换机制)
动作触发过程是这样的。当雷电冲击电流 I 流过避雷器接地线时,会进入计数器输入端。电流通过非线性电阻阀片(材质为 ZnO 或 SiC),会产生精确的压降 VR,就 JS 型来说,压降在 0.5~1.2kV 之间;拿 JS8 型来说,在 10kA 的情况下,压降不超过 1.1kV。这个压降 VR 会给储能电容器 C(典型值是 4.7μF)充电,直到达到阈值电压 VC。之后,VC 会触发电磁线圈 L 放电,驱动机械齿轮旋转 1/10 圈,完成一次计数。
关键参数方面,最小动作电流为 100A,采用 8/20μs 波形,符合 IEC 600996:2022 条款 7.3.2 的要求。能量转换效率超过 85%,经实测,电容充电效率在 92%±3% 之间。响应时间不到 1ms,从电流输入到机械动作完成都在这个时间内。

二、两类主流结构技术对比
就拓扑结构而言,JS 型是双阀片式,采用串联双阀片,起到 R1 限流以及 R2 触发的作用;JS-8 型为整流式,由单阀片加上全波整流桥(D1~D4)构成。
适用系统方面,JS 型适用于 40~220kV 系统;JS-8 型的适用范围更广,6~500kV 系统都能使用,其中还包括直流系统。
残压影响上,JS 型在 10kA、8/20μs 的情况下,ΔU≤1.2kV;JS-8 型符合 IEC 60099-6 表 3 的要求,ΔU≤1.1kV。
通流能力方面,JS 型能承受 5kA×20 次;JS-8 型则可承受 10kA×20 次,这符合 DL/T 474.5-2018 的标准。
在电磁干扰防护上,JS 型没有相关防护措施;JS-8 型则内置了 RC 吸收回路,可起到防脉冲干扰的作用。
工作流程存在差异。JS 型的工作流程是:II→R1→VR1→R2→C 充电→L 放电→⚙️计数。JS-8 型的工作流程为:II→R1→整流桥(交直流转换)→C 充电→L 放电→⚙️计数。
三、机械式无源计数器特殊原理
磁感应驱动的过程是这样的。接地线中的雷电流 I 会产生交变磁场 B,而且磁场 B 和电流 I 成正比。这个磁场会驱动簧片继电器动作,进而推动棘轮机构旋转,每有 100A 的脉冲,棘轮机构就会进位 1 格。
无源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不需要外部电源,能在无源场景中使用。其二,它能抗电磁脉冲干扰,还获得了 EN 6100045 Level 4 认证。
不过它也有局限。它只能记录超过 80A 的雷电流,这是受磁驱动力阈值的限制。另外,当连续雷击的间隔小于 15ms 时,它可能会出现漏计的情况。
四、关键设计约束与失效模式
性能边界有一定限制。频率响应方面,它只对 8/20μs、4/10μs 的标准波形有反应,工频电流不会触发它动作。连续动作时,最小间隔时间要在 10ms 以上,这是电磁线圈复位必需的时间。
主要失效原因有几种。就漏计这种故障类型来说,根本原因是阀片老化,当 RR 值漂移超过 15% 时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占比 41%。机械卡死多是因为齿轮锈蚀,一般在湿度超过 60% RH 时容易发生,占比 33%。误触发则是由于电容击穿,导致 VC 异常升高,占比 18%。
五、权威验证与运维要求
恩彼迈避雷器要经过出厂试验,符合 GB/T 11032 - 2020 标准。其中,100A 冲击测试要连续进行 5 次 8/20μs 冲击,计数误差得是 0。10kA 大电流试验中,残压增加值不能超过 1.5kV。
现场校验也有相应要求。我们要使用标准冲击发生器,拿 HTFZIII 来说就可以。校验频率为每年 1 次,重雷区则要增加到 2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