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系统里,避雷器——尤其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是肯定少不了的过电压保护设备。想让它长期稳定工作,在线监测技术就慢慢发展出来了。它会实时分析运行参数,判断避雷器的绝缘状况与老化程度,把以前的“定期检修”改成“看状态检修”,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还提升了经济性。
一、监测的必要性:为何要在线监测?
MOA长期运行时,会受各种过电压冲击,还得一直承受工频电压,容易出几类问题。一种是老化劣化,电阻片受电、热还有环境影响慢慢老化,非线性特性会变差;另一种是受潮,密封没做好,潮气会钻进设备内部,导致绝缘性能下降;还有一种是内部缺陷,制造或者运输的时候,可能留下肉眼看不见的损伤。
这些问题会让MOA的泄漏电流变大,消耗的能量也跟着增加,最后可能引发热崩溃甚至爆炸。在线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它彻底坏了之前,及时发现这些早期的问题信号。
二、核心监测原理:泄漏电流分析
在线监测的核心思路,就是分析泄漏电流。系统正常运行时,状态好的MOA就像个阻值特别大的电阻,流过它的泄漏电流特别小,通常在毫安级范围。这个总泄漏电流——我们叫它Iₜ——主要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容性电流(Ic),由MOA自身带的杂散电容产生。这个电流的相位比运行电压超前90度,大小主要由MOA的结构决定,不管设备用多久,这个电流基本不变。
另一部分是阻性电流(Ir),它是穿过氧化锌电阻片的电流,和施加电压的相位相同,有时候也会相反。这个阻性电流最能看出MOA的绝缘情况和老化程度,只要电阻片开始老化,或者设备内部受潮,它的电阻率就会降低,阻性电流也会跟着明显变大。
所以在线监测的本质,就是从总泄漏电流Iₜ中,准确分出微小的阻性电流Ir,再观察它的变化趋势。
三、主要的监测方法与技术
根据分离阻性电流的思路不同,常用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先讲三次谐波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MOA电阻片有非线性特性,给它加正弦波电压,阻性电流的波形会变样,里面有很多三次谐波。我们测泄漏电流里三次谐波的大小,就能大概算出阻性电流的数值。它实现起来比较简单,成本也低,早期很多场景都用它,但测量精度容易受系统电压谐波影响,可能会判断错。
再看基波法,也叫容性电流补偿法,这是目前用得最广、测量精度也最高的方法之一。监测装置会通过电压互感器(PT)同步收集系统电压信号,把这个信号当相位参考。我们先通过数字算法从总电流Iₜ里,提取出和电压相差90度的容性电流基波——我们叫它Ic1——之后从总电流里减去这个容性电流,剩下的就是阻性电流基波,我们叫它Ir1。简单说,计算公式就是Ir1≈Iₜ - Ic1。它的好处是阻性电流基波Ir1受系统电压谐波的影响小,能更真实反映MOA的绝缘状态,测量结果又稳定又可靠。
全电流监测法就比较简单了,只测MOA接地线里总泄漏电流Iₜ的有效值或者峰值。MOA严重受潮或者损坏时,总电流会明显增大,这种方法能及时报警,但灵敏度低,早期轻微的劣化发现不了,因为容性电流可能会盖住阻性电流的微小变化。
还有功率损耗(P)监测,原理是测MOA在运行电压下消耗的有功功率,公式是P=UIr。阻性电流Ir一旦变大,功率损耗P会成平方倍增长,电阻片的温度也会跟着升高,老化得更快。通过功率损耗能直接判断MOA有没有热崩溃的风险,是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参数。

四、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
一套完整的在线监测系统通常有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现场采集单元,装在MOA的接地线回路里,里面有高精度的电流传感器——拿罗氏线圈来说,就属于这类传感器——还有电压信号采集模块。
第二个是通信网络,作用是把采集到的数据传到主站,保证数据能及时、准确地传递。
第三个是后台分析系统,收到数据后,会先把数据存起来,再做分析和判断情况。系统会提前设好报警阈值,还会画出参数的变化曲线,就Ir、P来说,都属于这类关键参数,运维人员看这些曲线的变化趋势,就能准确判断MOA的健康状况。
五、总结
避雷器在线监测的核心,是通过精确测量并且分析泄漏电流,尤其是阻性电流,了解它内部的绝缘老化状态。这项技术就像给避雷器装了“实时心电图”,运维人员能提前发现故障风险,避免停电事故。在智能电网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里,它是项非常关键的技术。
